感觉现在胃像死了一样。动不了……
果然广告也不是完全瞎说。
感觉现在胃像死了一样。动不了……
果然广告也不是完全瞎说。
想想还是ultraedit好。
当然论强大,还是vi强大,可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。命令这玩意,谁记得了这么多啊。
弄vhost的时候写错绝对路径了(当时好像没输入啊)
于是重新修改cnf文件,修改完重启时用nginx -reload重启,没用,只好用Lnmp,然而手一抖把lnmp restart打成了lnmp start。
于是又遇到Pid的问题,mysql不能正常重启了。
这回还算干脆,用命令“ps -ef|grep mysqld”查到所有mysqld进程,然后使用“kill -9 进程号”逐一杀死,然后重新启动lnmp!
输入网址发现还是提示连接不上数据库,但是第二次输入就可以了!顺带看一下新装的vhost,虽然没有成功,但显然访问静态页是可以的。
ssh下载速度竟然达到170多k,是以前的10多倍有木有?
于是上来记录一下,不成想刚一打开网站,wscp就显示主机超过15秒无通信。
好在自动重试几次之后,它又开始断点续传了。winscp这么好的软件,貌似用的人不多,为什么?
醉了。
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自己的喃喃自语。
但是,表达是有成本的。
不付出时间和精力,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垃圾。
怎么办呢?没办法。
先写下再说。
老产品经理总是会说,你不知道用户会怎么用你的产品。
言下之意是说,不要随便意测用户的想法和行为。
这话我也刚说过。
但是,如果不努力预测用户怎样使用,就等于把坑留给用户让用户帮你填。
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经验很重要,自己对产品的定位很准,有些情况我就不管,我就不照顾,或者觉得我照顾不了,所以就这样吧。
我想说的是,就算你照顾不到,你也要尽可能帮用户想好后路。
对某些case,产品本身没有提供好的解决手段,那么就要想用户会用什么非常手段来解决,这个非常手段成本不是特别大还可以,如果成本太大,或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,你就要帮用户想到一个合适的办法,或者尽可能还是在产品内部提供解决方案,否则的话,用户很可能转投竞争对手那里。
我买之前竟然没看到,看到的是新加坡机房可以一试,毕竟新嘛,用了之后感觉是卡慢死,等我把它调教得可以了,突然发现大家都说它不好。
于是我又忙着移动三潘机房,为这个移动,又费了老牛的劲:我给老外发ticket,老外回复我一个方法,叫我先把旧的droplet做个snapshot然后把snapshot给移到新机房,然后创建新的droplet时使用前述snapshot创建,我没有完全照他的步骤,先创建(创建时候还选了这个snapshot),密码都改好了才发现用不了旧的snapshot,好在这玩意可以重做,选image时选这个snapshot就OK了。
shit,每次改初始密码都忘了要输入两次默认密码,真是累死人。
移完之后发现其实也不快。但是又不想放弃这个”成果“,毕竟费了劲,不容易,而且Ping过几次之后发现新加坡机房确实慢一点,所以果断把新加坡版给废了。
程序员听说优惠券的核销验证码定为12位随机数之后,就说,要不干脆直接用时间戳吧。
我说这肯定不行啊,随机数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乱猜解,你用时间戳我知道一个就可以猜出一堆了。而且据我所知UNIX时间戳就是从1970年到现在的秒数……(刚查了一下,因为4字节只能容纳32位数,所以还有个所谓2038年问题,也算随便再涨点知识,当然2038根本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)
其实我们都已经考虑过很多相关的问题,最后觉得随机数就可以了,什么企业id什么这id那id都可以不用含进去了,对于纯线下业务来说,各企业是隔离的,无所谓。
digitalOcean的界面设计和交互真是极简主义的奇芭,看起来是好看,但是用起来真是让人吐血。
这货极简到了什么程度呢,我虽然充过一次值,但是反复找了N次都找不到充值在哪里。
其实它把充值之类的事情放到setting上了,然而有些什么support之类的东西又在普通的顶部菜单里。
至于它的交互,也是让人沉醉不已,在充值的界面有一个promo code,上面是充值的submit,下面是promo code的输入框,如果你把它们看成一体,就会发现充值的时候一分钱也不会少。
那么应该怎么做呢?输入promo code之后回车!
比如我用了一个$10 Credit的promo code,填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不是必须付款买一单才能拿到这个,怀着侥幸心理按了回车,当时有事,就走了。结果半小时后回来一看,竟然整个输入框变成了提示我已经拿到了credit。而这次并没有做任何付款操作!
既然这个操作是独立的,为什么不提供一个按钮呢?真是神了。